当前位置:首页 > 老区发展
盐山县“五桃木”:红色沃土续写发展新篇
2025-08-21  

在盐山县庆云镇后木村,一座“五桃木”四十抗日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立。“在革命道路上,40名烈士奋勇向前、不畏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8月17日,正在为中小学生代表讲解革命历史的盐山县老兵宣讲团团长夏维斌说。


盐山县东木村、西木村、中木村、后木村在当地被统称为“五桃木”。“五桃木”为啥是4个村庄?据当地老者介绍,明朝永乐年间,张氏先祖迁居至此,因这一带桃林繁密,遂将村落定名为“桃木”,后按方位划分为五个村落,统称“五桃木”(后因区划调整,现为四个行政村)。


“五桃木”四十抗日烈士纪念碑始建于2019年清明节,是为纪念冀鲁边军区1943年11月牺牲的40名烈士而建。当时,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带队途经“五桃木”一带,时间已是夜间10点多,部队疲惫,决定宿营至拂晓继续行军。拂晓前,侦查员来报:“日伪军向我部包抄过来,敌军兵力1500人左右。”


敌人来势汹汹,我军面临险境。权衡之下,作战股长周云、副连长张树德请命带领二排顶住日伪军进攻,掩护部队向鬲津河以南突围。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全力和他们决斗,集中炮火向二排阵地轰击。子弹如雨,炮弹炸得泥土横飞,二排战士在阵地上半步不退,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敌人被牵制在阵地前,为战友们突围赢得了更多时间。但周云、张树德等40名八路军指战员,为抗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时光荏苒,这片曾经浸透热血的土地,如今已是日新月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农业欣欣向荣,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走进西木村、中木村的高粱种植基地,2000余亩高粱地绵延成一片起伏的海洋。整齐的植株犹如列队的士兵,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按照“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西木村、中木村积极整合村内土地资源,尝试整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收效越发显著。春季时,这里种着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今年春天,“2025盐山油菜花音乐季”就在这里举办,美景和音乐的融合,“圈粉”了大批周边游客。


在位于东木村的沧州六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组装防护罩,这些产品将销售到江苏、广州等地。机床附件产业是盐山县的优势产业,东木村也汇集了一批机床附件生产企业,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持续带动村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当年八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前行的智慧和拼搏的精神依然在延续。“没有战士们的赴汤蹈火,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会团结一心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西木村党支部书记张景海说。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