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沧州市老促会、妇联联合相关会员单位深入任丘、河间乡村,探访了6位革命母亲,为她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深深的关心和祝福。
慰问组由沧州市老促会副会长、妇工委主任张书俭和沧州市妇联副主席高艳敏带队,一行人首先来到任丘市北汉乡后桐梨村100岁的李秀女家中,老人拉着这些经常来看望她的“亲人们”笑语相迎,虽话语有些模糊,但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李秀女自幼受家庭影响,很小就参加了革命,与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帮助八路军战士洗衣服、拾柴火、做饭。自己家里生活不富裕,但还是把省下来的粮食送给部队的战士们。看到从战场上负伤的战士,就争着接到自己家中,给伤员们擦洗伤口,换药,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直到伤员们恢复健康返回部队。深深的褶皱,苍老颤抖的双手,老人慢慢讲述着自己经历的硝烟故事。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着老人的每一个表情动作,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珍贵的瞬间。
“我家是堡垒户,我是名老党员,只要活着,我就要把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听着北汉乡西吴村的李大兰老人的讲述,在场人无不暖流于胸。
北汉乡后桐梨村革命母亲李秀荣老人已经99岁。老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姐妹多,经常吃不上饭。抗战期间,更是雪上加霜。女儿张新环说,他从小到大听着母亲的抗战故事长大,母亲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看到日本鬼子胡作非为,非常气愤,我去支前,还把自己家的粮食省下来送给八路军。”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让人动容。目前,老人虽已瘫痪在床,但儿孙尽孝床前,一家人其乐融融。
李大兰,任丘市北汉乡西吴村人,出生于革命家庭,她的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在父亲的影响下,10多岁的李大兰就开始为我党“工作”了。“当时区县干部来我家开会,我就在大门口前玩儿,十来岁的小女孩子不会引人注意啊。其实,我在站岗放哨。”李大兰说。
现在,已经94岁高龄的李大兰老人,拄着拐棍,尚可自己行走。老人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关注国家大事,享受幸福生活。
在任丘市北汉乡及庄村梁大棉老人家中,老人的幽默和阳光让大家难以相信这位老人已经94岁。梁大棉14岁参加革命,与当时的日军汉奸作斗争。 加入党组织后,在村里成立了识字班,组织妇女们学习识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结婚后,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组织妇女们走出家庭,学文化,学知识,参加大生产活动。解放后,抵制旧的世俗观念,支持儿子参军,鼓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保卫边疆。老人述说着自己四世同堂,一家和睦,“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革命精神要代代传承下去。”
在河间市诗经村镇西王口村革命母亲李金兰家中,一幅挂于墙上的毛主席画像给土屋带来了满满的光亮。98岁的老人,听力尚好,思维敏捷,走路十分利索,说起自己的抗战故事,更是生动。抗日战争时期,李金兰十几岁就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线。18岁担任妇女小组长,负责组织村妇救工作。因工作积极,思想进步,后担任村妇救会副主任,组织群众挖地道,挖交通沟,为党做过各种地下联系工作。
河间市兴村镇龙关村97岁革命母亲李瑞兰的家,宽敞明亮,花木葳蕤。老人握着来人的手,激动不已。
抗战时期,李瑞兰家是堡垒户,她家的地道里,隐藏了八路军四小队的部分伤员。李瑞兰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跑前跑后和敌人周旋,为八路军赢得了养伤和恢复的时间,最后在上级的安排下,四小队安全撤离。
作为一名拥有8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瑞兰老人把党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到了交党费的日子,她都是第一个把钱送到村党支部。
听着这些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一行人纷纷表示备受教育和鼓舞。沧州阳光驿站商贸有限公司的王海菊是一名公益人士,多年来一直关注革命母亲,此行现场倾听了老妈妈们的革命故事,几度落泪。她说,沧州市老促会、妇联十余年深入开展的关爱“革命母亲”活动意义重大,老一辈革命者是红色精神的魂,我们当铭记历史,永远不忘!
(沧州市老促会妇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