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区人物
王小丫寻找回民支队
2021-09-06 文章来源:沧州日报 作者:杨静然

王小丫去承德寻访河间籍老兵杨俊山

王小丫,献县人,本名王英。很多人知道她,源自201911月微信上那封一再转发的求助信:“回民支队是支彪炳史册的英雄部队,至今很少有文学作品为其完整地树碑立传,展现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在共和国浩如烟海的纪实类文学作品中必须有这样一部书,它的名字叫《回民支队》……回民支队仍健在的老英雄们,你们在哪里?小丫想听你们亲口诉说那段历史;回民支队众多的后代们啊,你们在哪里?我想找到你们;知道回民支队故事的亲人们啊,你们在哪里?”

早在2018年,王小丫就开始埋头于这件事:搜寻回民支队的抗战英雄事迹,为他们撰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

如今,这封信的阅读量已经接近3万。51岁的她走遍大江南北,凭借一己之力,寻访到21位健在的回民支队老战士,为他们留下手印,记录他们的影像和故事。

这些散落在全国的老战士,大多来自沧州,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回民支队将士。随着王小丫的寻访,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活要见人,死要见坟”

20185月,石家庄。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齐聚一堂,为庆祝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协邀请10位作家为河北籍的抗战英雄执笔,出版系列丛书。英雄中就包括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彼时,王小丫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得主……身为同乡,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她肩上。

为了获得准确翔实的资料,她在献县和石家庄两地间奔波,走访专家、查阅史料。星罗棋布的文字中,一位回族英雄和一支传奇的部队在字里行间向她走来,深深地震撼着她。

马本斋和母亲视死如归的爱国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关于回民支队,却很少有文学作品去完整地讲述。尤其是部队里的那些战士,每一位都是英雄,值得浓墨重彩地写一写。

王小丫决定用自己的笔做些什么,留住那些正在老去的英雄。

“散落在全国各地、仍健在的回民支队老兵们、后代们、知情者们大多已风烛残年,如果不抢救性地去挖掘,等到子孙后代再想去做这件事,就更难了。”她说。

追寻的足迹,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件事就是走访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衡水市阜城县城南8公里有两个村庄——高庄村和纪庄村。79年前,著名的高纪庄突围战就在这里打响。

19425月,日本侵华华北区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发动“五一”大扫荡,妄图一举剿灭冀中抗日武装。为掩护冀中军区总部机关突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在东线攻打了交河、泊镇两个日军据点,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使军区总部顺利突围,回民支队却陷入了重重包围中。经过仔细研究,马本斋决定在敌人最薄弱的高庄、纪庄两个村子进行突围。这次突围战,回民支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百名战士牺牲。如今,这里的烈士陵园仍有88座回民支队的烈士墓。

一边聆听,一边寻访,那场战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村里的老人告诉王小丫,当年,回民支队在这里损失惨重。日军死了300余人,为了拉尸体、清洗尸体,日军开来了9辆卡车,淘干了村里的3口水井……

这些鲜活的故事,如果不实地走访,王小丫是听不到的。她为自己定下准则:活要见人,死要见坟。

“妈妈,您等等我” 

第一次寻访,王小丫便获得线索,阜城县民政局负责人说,有一位回民支队的老兵还健在,目前生活在兰州。

听到消息,她恨不得立即飞过去。当时春节将至,家人硬是没让她走。朋友也说:“这么大的事,你一个人能完成吗?”

大家反对,其实是心疼她。

她从小无忧无虑,喜欢文字。16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母亲也罹患乳腺癌。她选择毕业工作,扛起生活的重担。后来,王小丫所在的粮食系统也不复存在,她失业了。几经辗转来到社区工作。

生活的坎坷曲折,让她的人生丰富而深沉,也激发了她的文学天赋。2015年,香港文化总署举办“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她想参加,却生病住院,必须手术。术前术后,她一手输液,一手捧书,截稿日期的最后一天,写下散文《此生,我只愿如花似你》,在37个国家1万多参赛者中杀出重围,与法国一位著名翻译家同获三等奖。

文字给了她一片天地,她也要用文字去做更多的事情。

20192月,王小丫在甘肃兰州,找到了95岁的回民支队老兵李凤炎。不过,老人严重失聪,交流困难;4月,她又跑去河北安国市东安国城村,寻访94岁的回民支队女战士许素杰;10月底,她驱车百里,奔到了“桑园保卫战”的发生地——保定市蠡县桑园营村。

老战士们年事已高,耳朵也背,那些战争背后的珍贵故事,都是王小丫用纸、笔和老人交流,一点一点地记录下来的。

“不管有没有人健在,都要去当年的战斗地点看一眼。”没想到,在那里找到了104岁的回民支队女战士刘秀芝。

老人年事已高,但提起“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思路仍然清晰。她是“桑园保卫战”的亲历者和幸存者,把战斗的经过详细讲给了王小丫。两个月后,老人就去世了。

王小丫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和时间赛跑,留住老英雄们的记忆。每次寻访,她不仅拍照、录音,还为老人留下手印。她想,每留下一枚抗战老兵的手印,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多了一枚光辉的印章。

来不及整理文字,王小丫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母亲患病多年,一直与王小丫相依为命。每次离别,她心疼又不舍:“妈妈,您等等我。您80多岁了,他们都90多岁了,比你大。”

丈夫不理解、母亲需要照顾,她经常失眠焦虑,几次累得病倒,而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有的老人家属不理解,将她赶出门;经费不足,光淘史料就花费了数万元;还没来得及见到老人,老人就去世了……

“有些手,握过了,温暖就一直在”

起初,王小丫寻找得非常艰难,要么在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要么是由一位老人牵出另一位。

201910月,王小丫在石家庄无极县寻访,受到当地媒体关注。她受到启发,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她找寻老战士的下落。于是发了求助信,线索也纷至沓来。

无极县当地百姓提供消息,一位名叫马岚的回民支队文艺兵还健在,目前生活在西安。几天后,王小丫就赶到了老人的家。

忆起往事,95岁的老人欢喜得像个孩子。她说,回民支队是个大家庭,特别有人情味,全支队都宠着剧社的“小鬼们”,他们也觉得马司令和郭政委、丁主任他们就是自己的亲叔叔。

马岚还说,自己的丈夫就是首长杨得志给介绍的。

“想到要出嫁,她当时非常不舍,找马夫人哭诉。马夫人视这些小战士为自己的儿女,结婚前,特意为她纳鞋底、做新鞋。老人边讲,我边笑。这些生动的细节,是史料中没有的。”王小丫说。

在马老的口中,王小丫得知,回民支队曾在延安市甘泉县拓荒。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她和作协同仁一起来到了当年的拓荒地。

那是一片远离人群的贫瘠土地,要爬过几座黄土坡才能到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见证了当年回民支队开荒的岁月。他指着窑洞说,战士们在这里过起了久违的平静生活,窑洞里还有他们用过的生活用品。

这些,不仅史料中没有记载,就连当地人也很少知道。甘泉县的陪同人员说,要把那些窑洞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谢振亚,回民支队某中队指导员,牺牲多年,身份一直无法核实,他的后代多方奔走,因为无法找到父亲的战友、当年的亲历者而困难重重。王小丫寻访时,一位老战士提到了谢振亚。她兴奋不已,连忙告诉了谢振亚的家人。

一个人的“长征”,王小丫哭过,也笑过。

听说一位烈士亲人找不到尸骨,而在88个坟头依次叩拜时,她哭了;走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得知当地百姓为了照顾病重的马本斋,到处寻医问药时,她哭了;看着回民支队最小的战士丁天真烈士的照片时,她又哭了,因为这位烈士会唱《卖报歌》《松花江上》,行军从不掉队,牺牲时才15岁……

在伊春,王小丫见到了第一时间见证黄骅烈士遇害的渤海回民支队老战士吴树堂,老人操着沧州口音和她聊天;在青县有一位叫马小宝的烈士,当年他父亲战死沙场,八九岁的他跑到马本斋面前,捶打着责问:“你说呀,我爸爸是不是死了……”马本斋个子高,蹲下身将他拥入怀中,马小宝后来也成为回民支队的一员;一位老战士听说王小丫要写回民支队,激动地说:终于有人要写回民支队了……

她曾在3天内在石家庄和无极县之间往返3次;她曾为了亲尝夜行军的艰苦,把两脚磨出血泡;她在母亲去世后的第11天,就奔到河间,拜访99岁的回民支队老兵……

从遥远的冀中平原到天山北麓、从黄土高坡到羊城街道,哪里有健在的老战士,哪里就有王小丫的足迹。

她说,哪怕我只是握握那双杀过鬼子的英雄的手,哪怕我只是和老战士们相互对视一眼,也值得。

这就是王小丫,一位留住历史的记录者。

“我知道这将是一部恢宏的巨著,我愿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这一历史重任。也许我会被压倒,但只要压不死,我将义无反顾。5年不够,就用10年,10年不够,就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这部大书!”王小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