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经典
牛氏三杰舍生忘死闹革命
2021-04-13  

牛氏三杰雕塑

在任丘市东北部,有一个叫做三杰村的村落。这是一个以牛氏三兄弟命名的地方,牛氏三杰就出生在这里。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写成了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最光荣、最灿烂之一页。”这是刘少奇签发的纪念文章,高度赞扬牛氏三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壮举。

组织学生农民工人运动

在任丘市区西北角,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一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氏三杰烈士纪念塔。塔共三层,高15米,底层有16根红柱。这高高的烈士塔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显得肃穆庄重。塔的正门雕刻着“英雄史迹如松柏常青,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的巨幅对联。塔内高大的汉白玉石碑正面镌刻着“牛氏三杰光荣不朽”的题词。

1909年出生的牛文良与1911年出生的牛文仓是堂兄弟,1916年出生的牛文常则是牛文良的胞弟。

1929年,牛文良考入保定志存中学,1930年被中共保属特委发展入党,并担任了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在他的启发引导下,堂兄弟牛文仓也于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保属特委领导下,牛文良、牛文仓积极开展学生运动。19326月,保定二师学潮后,牛氏兄弟转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后参加了高(阳)蠡(县)农民暴动。

暴动失败后,牛文良被派往天津做地下工作,组织农民、工人与地主、资本家进行斗争。牛文仓则回家乡发展党的组织。19336月前后,牛文良、牛文仓先后被国民党宪兵团逮捕,狱中他们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建起任丘第一党支部

出狱后,牛文仓回到任丘,在村中办起了青年夜校,自编课文启发青年觉悟,并借此发展了几十名党员,建立了十几个党支部。姐姐牛文英,堂弟牛文常,妻子孙大换以及老母亲都先后入党。父亲牛署臣也十分支持子女们的革命行动。任丘县第一党支部——天宫村党支部就是在牛文仓家里建立起来的。

1934年春,中共任丘县委成立,牛文仓任书记。随后建立了教师爱国会、贫雇农协会、妇女解放会等党的外围组织,领导农民打富济贫的秋收运动。

在牛氏兄弟的努力下,党组织迅速发展扩大到高阳、安新、河间、大城等县,并成立了任(丘)高(阳)安(新)中心县委。19357月,中共保属特委恢复建立,同时在十几个县建立了县委或党的特别支部。

牛文良出狱后,曾到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做兵运工作。他与军中进步分子交朋友,宣传革命思想,秘密发展了40多名党员,建立了党组织。在被抽调到军部参谋处工作后,牛文良利用兼管无线电台之便,把蒋介石指使二十九军向日本妥协投降、不准抵抗等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为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罪行,争取二十九军在华北抗战,提供了可靠的情报。19356月,牛文良因身份暴露,被党组织调往中共保属特委任职。

刘少奇亲笔签发纪念文章

华北事变后,中共保属特委成立抗日反蒋武装队,牛文仓兼任大队长,牛文良任指导员,牛文常任特委直属队长,领导开展锄奸反霸的武装斗争。

19362月下旬,保属军委在高阳县孟仲峰村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因消息泄露,国民党地方当局调集保安团包围了孟仲峰村。激战中,牛文仓不幸中弹牺牲,牛文良也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最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牛文常受重伤后仍与敌人顽强搏斗,剩一颗子弹时高呼着“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饮弹牺牲。

牛氏兄弟的壮举震撼了冀中大地。19364月,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火线》第55期发表了刘少奇亲笔签发的《纪念我们英勇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牛氏三兄弟》的文章。悼文中说:“他们那慷慨赴死、临危不惧的精神,他们那艰苦卓绝、奋斗到底的毅力,他们那为党为人民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阶级气节,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写成了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最光荣、最灿烂之一页。”1967年,任丘县将三烈士出生地天宫村命名为三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