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东部的海兴,是革命老区县,战争年代有数万人参军参战,近千人英勇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今天说的陈月山老兵,就是一位身经百战、在全民族抗战的渤海区、解放战争从辽沈打到海南,并终生留守海南,建设美丽海南的沧州老兵。
晚年的陈月山老人
陈月山出生在河北省海兴县张会亭乡徐东北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受日军的侵略和三座大山的压榨,1944年不满18岁的陈月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八路军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入伍后跟随部队在当地参加了抜除小山、苏基日军据点战斗,参加了解放无棣城的著名战斗。作为海兴革命老区的热血青年,陈月山随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英勇杀敌,战绩显赫。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顾不上回家看一眼替他担惊受怕的爹娘。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随部队北上至黑龙江、辽宁,参加了山海关战役、四平战役、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东北战场胜利后,陈月山随军南下,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南海战役,直至全国解放。曾两次受伤,三次立大功。有人问他“打了这么多的仗,不怕死吗?”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为了新中国,流血、牺牲算个啥?咱要为海兴的父老争光!”
就为这句话,陈月山驰骋沙场近十年,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在闻名遐迩的辽沈三大阻击战中,陈月山所在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为围歼国民党军西进的廖耀湘兵团,总部发出“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的作战方针,在运动中围歼廖耀湘兵团。陈月山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拖住后尾,他们有时在零下40度的大雪中监视、伴随廖兵团左右,有时一昼两夜强行军250里。在廖兵团无法通过黑山而准备撤返沈阳时,六纵队及时赶到历家窝棚一带,堵截廖兵团退路,开始了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
东北野战军六纵在辽沈战役中
国民党军12个美机械师精锐尽出,10万人左右,六纵只有两个师,约3万人,而且历家窝棚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非常适合机械化作战。我六纵官兵面对强烈的炮火和汹涌而来的敌人,无丝毫退缩,寸步不让,像钉子一样钉在地雪上,打退敌人十余次的冲锋,大获全胜,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一天一夜的战斗中,六纵伤亡3183人,其中战死疆场的就有2100人。敌人的子弹射进陈月山的右肩,鲜血直流,右手提不动枪,他就换左手提枪继续打击敌人,丝毫没有退缩。
直到战斗结束才住进医院,医生给他做手术取子弹时没有麻药,他咬着牙,两手把身下的床单撕碎,竟一个眼泪都没有掉。每当回忆起这场残酷的战争,老人总是拍着胸脯说:“我虽然负了伤,但截住了廖耀湘,打败了国民党的新一、新六两个王牌军,那仗打得真叫痛快!”
辽沈战役一角
辽沈战役结束后,陈月山随43军入关,他总是自豪的称他的43军为“铁军”。并自豪地说:“那是胜利之军,所到之处,节节胜利。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海南战役。脑袋瓜子拴在裤腰带上,那个怕字早就跑到天边去了” 。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的兰溪战斗中陈月山再次负伤,在战地医院一边疗伤,一边随部队继续南下。
1949年,国民党残部败退至台湾、海南岛、舟山群岛和闽浙沿海岛屿,企图利用海峡天堑固守岛屿,阻止解放军进攻,为消除敌人对东南沿海的破坏骚扰。中央军委指示第四野战军15兵团在琼崖纵队配合下,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
由于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时机尚未成熟,我军决定分两批偷渡登陆。在第一批偷渡涠洲岛战斗胜利后,实施第二批偷渡。1950年4月23日,陈月山所在43军五个团第二批从雷州半岛三塘港起渡。在平原长大的陈月山不惜水性,五小时的水中遨游,伤口隐隐作痛,当然,这点痛对于子弹在骨肉里边滚动的痛算不了什么!
陈月山所部从雷州半岛三塘港起渡,终于在天尾、后海市地段登岛。又一场鏖战开始了,陈月山和他的战友们像猛虎下山,所向披靡,反歼逃敌,解放全岛。海南岛大战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的成功战例,摧毁了敌人陆、海、空“立体防御”。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插在了海南岛上。陈月山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守岛人,留在了海南岛上。
陈月山年轻时的照片
陈月山从1944年随部队南征北战,从平原到深山,从东北冰封雪地到海南亚热带茂林,无论战争多么残酷,环境多么恶劣,从未说过一个“苦”字;远离家乡扎根海南,建设海南,无论职务高低,从未说过一个“怨”字!这就是革命老区走出去的老兵、一个共产党党员刻在骨子里的对祖国赤诚的“爱”和“忠”。
在部队其间,陈月山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部干事,1953年转业到海南外贸食品进出口公司任工会主席,1987年离休,享受县团级待遇。2024年6月21日,97岁的陈月山老人离世。将忠骨留在他为之战斗、为之建设的美丽海南。
(海兴县老促会 李兆新、齐桂荣、刘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