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经典
边区元勋马振华:倭寇未灭 何以家为
2021-09-10 文章来源:沧州日报 作者:祁凌霄

人物简介:

马振华(1905-1940)盐山县人,1932年入党。1937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后任中共津南特委书记、盐山县委书记、边区战委会主任、边区民运部长、津南地委书记等职。1940年9月,在宁津县牺牲。

他顾大家,舍小我,为早日完成抗战救国大计,几不近人情;他慧眼识人,推位让贤,是冀鲁边区的抗日元勋,是战友们眼里的老大哥。人们没有忘记烈士的高风亮节,一个县因他而命名。在盐山县城,繁华的振华大街和革命初心传承是家乡人对他永恒的怀念。

01

最好的纪念  祥和繁华传承

在盐山县城南千童镇后韩村,有一座简陋的农家小院。红砖房,绿门窗,黑过木(门楣),房子只有三间,立砖盖成,半人高的矮墙,旧砖垒起,没有抹灰。可以看出,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一座房子,与乡村的其他旧房没什么两样。但在院外,“马振华烈士故居”的标识赫然入目,鲜红的大字提醒着人们,这里就是曾养育冀鲁边区抗日元勋的圣地。

虽然原始的旧居不再,但从小院现有的规模,仍能想见养育烈士的佃户家庭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也能想象到烈士即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之后,也并没有按旧时的传统观念置宅子置地,拓展过一寸土地。而今,苦难已被马振华等无数革命先辈一扫而光,家乡大地旧貌换了新颜,故居房前开菜畦,屋后植丛树,院里种果蔬,老树新枝,簇拥着一片祥和。

在盐山县城主城区,一条大街贯穿南北,车如水,马如龙,人如织。在这条街两侧,有盐山县委、县政府办公所在地。大街的北面东侧,就是盐山最大的购物中心。这是盐山县城的主街道,最为繁华,因烈士而得名,称振华大街。

马振华出生于盐山,战斗在冀鲁边,牺牲于宁津。抗战时期,沧州东部及与山东交界地,曾有3个县以烈士的名字命名,其中一个就是1940年11月,宁津县被改成振华县。

巧合的是,解放后振华县改回旧名后,当地也有一条振华大街,并以烈士的名字命名了一所小学,由烈士的次子马金贵题名。振华小学还编写了《红耀振华》《马振华英烈传》等教材,师生用纸巾,制作了“马振华烈士生平事迹”大型画作和校园平面图、校徽等,作为缅怀。更为巧合的是,盐山振华大街西侧是烈士陵园,宁津振华大街北侧也是烈士陵园。近几年,振华小学的学生们数次来到盐山,由烈士的后人带领,瞻仰烈士故居,祭扫烈士陵墓,倾听烈士事迹,传承烈士精神。

在烈士的眼里,鲜花与掌声都不重要,驱逐压迫和贫瘠之后的祥和与繁华,才是他们的初心,而使民族不断进取强盛的,乃是这种初心的代代传承。这,也是后人对先烈最好的纪念。

02

改善伙食难下咽  催促妻女去要饭

1983年,马振华牺牲43周年,他担任津南地委书记时的地委秘书关器,满怀深情地写下《追忆敬爱的马振华同志》一文。在关器眼里,马振华没有一点官长的架子,老是穿着一身蓝粗布裤褂,脚下的布鞋,都被脚指头撑破了。他自己动手缝补衣服,别人帮忙,他也不答应。关器送给他一件棉袄,他转手就给了房东贫农老大爷。

1940年,宁津、乐陵一带歉收,军民生活都非常困难。马振华和战士们一样,经常吃发霉的、欠熟的玉米芯磨成的粉,因此得了胃病,身体很不好。此时的马振华在队伍中是年龄较大的领导同志,于是,关器就和交通科、总务科负责人商量,决定由关器开个条子给总务科,领出20元钱交给马振华的勤务员保存,每顿饭给他买两个鸡蛋或两根油条。大家商量好了,正要办,被马振华发觉了。他找到关器说:“你们的心意我感谢,但是不能这样做。”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群众生活有困难,吃不上好东西,难道勤务员能吃好点的么?我们都在老百姓家中吃饭,谁家没有老人小孩,摆出一碟子好菜,面对着老人小孩,你能咽下去?特别重要的是这会脱离群众的,你们想过么?”

这样的作风、这样的胸怀,令人动容,令人油然生出敬仰之情,难怪43年后,对这样的“小事”,关器还能记得如此清晰。

还有一件“小事”,同样让马振华的战友张之亭难以忘怀。

那也是1940年,抗战最为艰苦的岁月里,群众少吃短穿,马振华的妻子党芳英和孩子为了求生,同时躲避日伪迫害,离开老家,到外地逃荒要饭。马振华到宁津县一个村视察工作,恰巧,妻子带着女儿也来到村口。这时,快吃午饭了,孩子见了马振华,一下子扑到他怀里。一家人异地相逢,悲喜交集。马振华抱起孩子亲了又亲,又依依不舍地放下,看了看妻子说:“度过困难,就是胜利。”又转脸对孩子说:“快和你娘要饭去吧!要不过了饭时,饭就不好要了。”孩子很懂事,嗯了一声,领会了父亲的意思,与母亲走了。马振华站在村口,望着她们越走越远,直到望不到了,才自己回到住处。

这事被战友们知道了,埋怨他不近人情,都说:“不该这样,别的弄不了,起码也要让她们吃了饭再走呀!”马振华叹了口气说:“这是社会问题,不单是我一家的事。等到抗战胜利了,革命成功了,国家富裕了,人人都能丰衣足食,我的家庭问题不是也就彻底解决了么!”

这一面,或许是马振华一家人见的最后一面。就在这年9月,马振华壮烈牺牲。烈士牺牲后,他的妻子和4个儿女先后入党,投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经济建设中。长子马金城作为劳模曾两次参加国庆观礼,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03

教书先生埋火种  边区抗战称元勋

1905年,马振华出生于佃户人家,父亲双目失明。佃户人家少有隔夜粮,吃了上顿没下顿,穷得几乎揭不开锅,因此,他12岁才上学。双目失明的父亲眼前是黑暗的,而马振华的眼前也是一片旧社会的黑暗,他要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追寻光明。高校毕业后,马振华在本村办起农民学校,专门招收穷孩子,后来又开把式房,建农民互助会,用这种方式,启发群众的抗争意识。27岁时,马振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这位教书匠的心里飘扬出一片中国红。

马振华入党后,积极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盐山县韩集大集上,他曾把硝磺局的税警打得抱头鼠窜。在县城,他组织了200多名初小教员组成“教员联合会”,举行反对减薪游行示威。

在津南一带,贫苦百姓一提起教书的李先生,都耳熟能详。李先生就是马振华。1934年他任津南特委特派员,化名李之如、李泽民,扮作串书馆、走学校卖笔墨的商贩,有时还挑上货挑子,扮成打短工的农民,出现在学校、田间、地头。他宣传党的政策,建立起一个个党支部,组织起读书会、互助会、老人会、儿童团等,为红色中国埋下一个个火种。就在这段时期,后来鼎鼎大名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政委王连芳,由他慧眼识人介绍入党。

“七·七事变”后,津南特委与鲁北特委合并为中共冀鲁边区工作委员会,马振华任组织委员。他与多位爱国志士创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总会,任会长。创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时,为了更好地指挥部队作战,他主动提出,把领导职务交给精通军事的同志,自己仅担任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短短几个月内,队伍由原来的4个团1000余人,发展到24个团万余人。马振华和战友们巧妙争取持观望状态的国民党将领,相继收复盐山、庆云、无棣、乐陵和宁津等县城。

1938年夏,因马振华在津南地区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上级党组织调他到地方工作。马振华先后担任中共盐山县委书记、冀鲁边区战委会主任、津南地委书记等职,进行发动和组织群众、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

1940年9月11日晚,马振华在宁津县柴胡店区薛庄村召集各县、区主要干部开会。这一消息,不幸被敌人侦知,400多名日伪军连夜包围了村庄。为掩护其他同志转移,马振华开枪射击,吸引敌人火力。当他最后冲出时,子弹射来,马振华壮烈牺牲,时年35岁。他牺牲前手里还紧攥着一把剪子,准备与敌人肉搏。

马振华烈士牺牲后,中共津南地委和宁津县委在宁津县前桃园刘庄召开追悼大会,边区文救会编印纪念册《血仇》,记述烈士的生平事迹。

“边区的革命舵手,边区的抗日元勋,边区的慈母啊!你为革命壮烈牺牲。振华!你的革命精神,吓得敌人发抖;你的无畏姿态,逼得敌人慌走;你最后还想多杀几个鬼子,一枪啊,正打在你的胸口!敬爱的同志,你,人倒下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

当时谱写的这首歌曲《歌颂马振华》,久久地在边区回荡……